股票t加0平台
拼经济、抓产业,用硬实力担负好经济挑大梁重任。2025新春开年,东莞吹响高质量发展“冲锋号”。长安晋级全国第六个、全省第三个“千亿镇”,松山湖正式迈进“千亿园区”俱乐部,南城向“千亿镇街”的目标奋进,龙头镇街(园区)扛起了东莞高质量发展大旗。东莞进入2025年两会时间,南方都市报聚焦东莞“镇域经济”,推出《千亿镇启示录》东莞两会特别策划,通过高质量发展深调研,呈现东莞“你追我赶、万马奔腾”的镇域发展新格局。
2025年,“双万”城市东莞,迎来了首个“千亿镇”。作为全国面积最小的“千亿镇”,长安做对了什么?在长安之后,东莞下一个“千亿镇街”又会是谁?继近日推出的《千亿镇启示录》综述篇、产业篇、展望篇之后,本期我们将通过专家的视角,透视东莞镇域经济,支招激活“镇”能量。
“长安跨入‘千亿镇’行列是大事,是好事。但在重视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的同时,我们更要关注发展质量。”广东省委党校教授、广东省政府原参事陈鸿宇认为,长安晋级“千亿镇”,标志着广东省镇域经济的发展,正呈现出一种不断迈上新台阶的良好局面。他还提倡东莞各镇街学习“千亿镇”的精神和经验,在东莞形成你追我赶、万马奔腾的镇域经济发展格局。
长安镇。图源:欢乐长安,占有兵摄。
“长安镇成功晋级‘千亿镇’,体现出东莞经济的一个基本特点,就是以实体经济为本、制造业当家,大力发展实体经济。”东莞城巿学院大学与城市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、东莞市社科联兼职副主席孙霄汉认为,相较于经济体量,更要关注整体,包括整个东莞未来的发展。如何立足东莞制造业的基础和优势,发挥出它的特色,和周边城市形成错位、互补的发展模式。
长安抢占先机晋级“千亿镇”
广东镇域经济再上新台阶
新年伊始,长安新晋“千亿镇”的消息,振奋人心,鼓舞士气。
陈鸿宇深耕广东区域经济多年,他认为,长安镇成功跨入“千亿镇”行列,标志着广东省镇域经济的发展,正呈现出一种不断迈上新台阶,向着新目标进发的良好局面。
“长安镇既是广东省镇域经济发展的先行者,也是乡村振兴的典范。”陈鸿宇表示,过去他经常在东莞做调研,他认为长安是一块具有独特优势的“宝地”,是一个多边发展比较均衡协调的镇街,在经济发展方面非常注重因地制宜,非常注重从本地实际出发,把自身的优势发挥得更加充分。
他指出,首先在产业方面,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内部调整优化,目前长安镇的制造业,不论总量还是结构,在东莞乃至整个珠江口地带,其竞争力都是首屈一指的。
其次,长安很好地利用了其所处的前临香港深圳,背倚广州惠州的区位优势,现代服务业、交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同步发展。其发展区位在珠三角也是首屈一指的。
再次,改革开放以来,长安一直都是东莞发展的领头羊、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,产业基础厚实,城市化建设起步早、成规模,人口吸聚能力强,晋级“千亿镇”因而是顺理成章。
孙霄汉常年从事经济转型、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,他对长安镇在经济转型、产业布局等方面取得的突破和成效予以肯定。他告诉记者,长安镇成功晋级“千亿镇”,体现出东莞经济的一个基本特点,就是以实体经济为本、制造业当家,大力发展实体经济。
“千亿镇”往往“标配”千亿级产业集群,镇域经济发展的带动,离不开龙头企业的支持。孙霄汉认为,长安镇通过OPPO、vivo两部“手机”,依靠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链,带动地方经济迅速发展。
同时,长安镇还非常注重产业的更新迭代,积极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,培育壮大智能视觉、新能源汽车配套、电子大健康等新兴产业。这种前瞻性的产业布局,也使得长安镇在全球经济波动中保持了稳健的发展态势。
“还有一点就是,我经常到东莞各个镇街去调研,我发现长安镇的营商环境是很不错的,政商关系特别亲和。”孙霄汉说道。另据公开报道,长安镇市场主体总量连续多年名列全市第一,为长安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。
智谷趋势首席研究员黄汉城也持相似看法。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在过去沿海城市兴起的“退二进三”大浪潮中,每一个“千亿镇”都坚持制造业当家,至少有1到2个代表性产业集群。“广东3个‘千亿镇’体现了珠三角西岸装备制造业,东岸电子信息产业两大产业集群的布局。”他说道。
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
南城、虎门有望成下一个“千亿镇”
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市直管镇城市,镇域经济对东莞的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。
陈鸿宇告诉记者,过去数十年,东莞的镇域经济一直十分活跃,是东莞工业化、城市化、市场化的“主角”。在谋求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,长安成功晋级“千亿镇”,显示出长安的“经济大镇挑大梁”的实力,也意味着长安必须对稳住东莞发展“大盘”负起更大的责任。
“在东莞众多镇街当中,长安的最大优势在于清醒地认识自己,顺应市场,顺应大势。”他还称,长安以前是按照国内外市场的需求,现在是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,来选择自己的整个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,不是一味追求大项目、大平台、新产业。
位于长安莲湖路的vivo全球总部项目正在建设。
同时,长安也不满足于给深圳、香港的产业链当“配角”,而是自觉规划、自主构筑、自我完善自身的产业链、供应链和创新链,机械模具业在长安的发展就是一个范例。
他认为,长安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发展成果,关键在于因地制宜,把区位优势、资源禀赋、人文因素等优势最大化,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,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。
何为“因地制宜”?他认为,因地制宜就是把区位、交通、人才、研发等核心优势,转化为当地经济、产业上的优势,而内核就是坚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,让市场去发现优势、发挥优势、强化优势,而不是反之。
“这也是东莞其他镇街可以向长安学习的地方。地方政府是否‘有为’,要看当地市场是否‘有效’。”陈鸿宇说道。
值得一提的是,《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实施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》明确提出,强化乡镇联城带村的节点功能,集中资源力量,培育更多全国经济强镇。东莞也表示,力争2025年形成2个“千亿镇”,2027年增加到4个。
那么,在长安镇之后,东莞哪些镇街有望“撞线”成为下一个“千亿镇”?孙霄汉认为,南城非常有希望成为东莞下一个晋级“千亿镇”的镇街。
位于东莞中心城区的南城街道。图源:东莞南城发布,翟嘉欣摄。
他告诉记者,近年来,南城通过发挥其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,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,在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建设了一批特色新集群,而且发展态势非常好,最终成功实现“弯道超车”。
他还提到,除南城以外,传统工业强镇虎门同样是“千亿镇”的强有力储备选手。“但虎门的产业转型升级还需要一个过程,未来如果虎门能和滨海湾形成优势互补,整合优势资源,晋级‘千亿镇’并非难事。”
可以预见,随着“百千万工程”的深入推进,未来东莞将会诞生更多的“千亿镇”,持续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朝着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地迈进。
应理性清醒地看待“千亿镇”
形成万马奔腾镇域经济发展格局
东莞诞生首个“千亿镇”后,接下来要怎么跑?成为外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。
孙霄汉告诉记者,长期以来,东莞28个镇街均属于全国千强镇,都是非常核心、靠前的镇街,包括像厚街镇、塘厦镇的经济产业基础都非常好。而且我们深入去看就会发现,东莞各个镇街的实体经济不仅基础牢固,更彰显出较强的发展韧性。
“相较于经济体量,我们更要关注整体,包括我们整个东莞未来的发展。如何立足东莞制造业的基础和优势,发挥出它的特色,和周边城市形成错位、互补的发展模式。”
他还称,过去东莞在“市镇村组”四轮驱动下,各镇村组各自为战、分散发展,在快速完成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同时,也出现了产业、城市设施难以有效集聚,产业布局、土地资源未能高效统筹等问题,放到现在显然是不适用的。尤其是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,东莞要谋求发展还是要在区域统筹方面多下功夫。
陈鸿宇也持相似看法。他表示,长安跨入“千亿镇”行列是大事,是好事,在重视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的同时,我们更需要关注这个地方的发展质量。
“我们现在提倡的是高质量发展,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发展,是产业结构不断提档升级的发展,是让当地的老百姓过上美好生活的发展。这些年,长安在这些方面也在不断努力,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和协调发展之路。”
他还称,其实无论是东莞的长安镇,还是佛山的狮山镇、北滘镇,放眼全国的千亿镇,协调发展是最显著的共同特点:这些千亿镇的产业结构往往是“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”,特别是越到工业化后期,高端服务业、金融业、科技研发和文旅业的比重就越高;其制造业结构既有大量的优势传统制造业,又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企业;其企业结构既有“满天星斗”的中小微企业,也有一部分层级较高的大型骨干企业。
OPPO长安研发中心。图源:长安融媒。
陈鸿宇认为,正确、理性、清醒地看待“千亿镇”,还应该正视当下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。镇域有大有小,实力有强有弱,区位有偏有近,目前东莞还有部分镇街的经济发展较为薄弱。
“需要提倡的,是学习‘千亿镇’的精神和经验,加大对薄弱镇街的支持力度,在东莞形成你追我赶、万马奔腾的镇域经济发展格局。”他说道。
统筹:南都记者 梁锦弟 莫晓东
采写:南都记者 黄慧萍
摄影:南都记者 刘媚(除署名外)股票t加0平台
上一篇:如何选择杠杆炒股 国泰君安:特朗普习惯性改口,市场选择性相信
下一篇:没有了